BJ-HZHY.COM
應對疫情,怎樣吃健康又安心?
近期,北京市出現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,疾控部門在市場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檢出新冠病毒,引起了公眾的疑慮。那么作為普通市民,平時去菜場買菜要注意些什么?日常生活中如何吃得更健康、更安心?昨天,記者采訪了江蘇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與評價所副所長、主任醫師戴月。
消費者這樣做——
去農集貿市場,您要注意這些
戴月副所長建議,優先從超市選購食品,避免去大型海鮮市場、家禽市場或農場等地采購。買菜時,應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。注意雙手清潔,并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(至少1米),盡量縮短買菜時間。
如需去生鮮市場采購,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。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動物及動物產品、生鮮產品等,如需接觸可佩戴手套,接觸后及時用肥皂和清水洗手,避免觸摸眼、鼻、口。
將選購的食物放置入購物筐時,注意生、熟食品分開。可以提前準備好一個袋子,讓市場工作人員直接把盛裝魚肉等海鮮的袋子放進去,這樣避免直接接觸,也不會污染購物筐里的其他食物。
要吃得健康、吃得安心
日常應該這樣操作
戴月建議大家:食物買回家之后,立即拿出來分別處理,尤其夏季不要在室溫下久放。先把蔬菜水果等拿出來分別整理存放好,再把生魚生肉拿出來。如果當餐食用,就放在專門的盆中;如果要繼續冷藏或冷凍,可以用食品袋包裝好,放在冰箱專門存放生魚生肉的保鮮抽屜或冷凍抽屜當中。無論冷凍還是冷藏,食物都必須做到生熟分開、分類貯存,嚴格包裝、寫明日期,避免互相交叉污染。
如果家里只有一個水池,建議先洗蔬果、后洗魚肉。制備食物時,也要注意生、熟分開。加工和盛放生肉、水產品和蔬菜的砧板、刀具、盆、盤、碗等器具要與熟食分開,使用完后要及時清洗消毒。切分完成后,及時把案板和水池清洗干凈,最好能消毒處理。裝過生魚肉的袋子,直接扔進“其他垃圾”桶中,不要隨手放在桌上、櫥柜上。
在加工食品的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雙手,及時洗手,避免污染。很多水產品帶有致病菌,一旦被刺傷,極易出現感染。可以戴一次性手套來操作。如果直接用手操作,處理完食品之后需要徹底清洗雙手并消毒。沒洗手之前,不要再觸碰其他食物和餐具。
近期盡量不吃進口生魚片、魚肉等海鮮,不吃生炒、半熟牛排之類沒有經過充分殺菌的食物。避免生食任何魚蝦貝類等食物。食物一定要徹底燒煮熟透,尤其是肉、禽、蛋和海產食品,加工時各部位的溫度都必須達到70℃以上。做熟的食品也要盡快吃掉,熟食在室溫下存放不得超過2小時以上。
餐飲服務單位這樣做——
這些操作規范很重要
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,餐飲服務單位也要盡到責任,規范操作。
戴月建議,餐飲服務單位要建立每日晨檢和病假登記制度,上班前由專人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。對出現皮膚傷口感染、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的人員,應立即離崗,查明原因并治愈后,方可重新上崗。從業人員工作時需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外科口罩。餐飲服務單位要指導員工正確佩戴口罩、定期更換口罩和正確處理使用后的口罩。